(番外)+(全文)我死后,皇帝为了我孤独一生txt下载阅读_(谢砚阿芙)我死后,皇帝为了我孤独一生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谢砚阿芙)
01 叛王谋逆失败,命部下屠城。 我夫君拼死救下谢砚。 谢砚却以我夫君的性命要挟,逼我顶替他表妹,嫁入东宫。 我如他所愿,从太子妃一步步成了独宠后宫的皇后。 然后,我送了他满门抄斩。 1 我十八岁生辰这日,夫君一早进城,去取他特地为我定做的银钗。 哪知恰逢叛王谋逆事败,逃至汴州,命部下屠城掠财。 这一屠,便是三天三夜。 城里的大火,烧红了汴州城的天。 我以为,夫君会死在汴州城里。 待到朝廷的官兵一到,扑灭城中大火,我含泪去城里认尸,却瞥见夫君从一片残垣断壁中爬出来。 他身后还背着一个人,冲我安抚一笑。 「阿芙莫慌,我还活着。」 夫君还活着。 可为了救人,他断了一条腿。 大夫说,那条断了的腿,纵使接上,也难以恢复如常。 夫君心善,得知自己成了瘸子,却不难过,反而庆幸道:「一条腿换一条命,倒也值得。只是我这样,以后恐会连累阿芙。」 他歉意地看向我,欲写一纸和离书,好让我另择良婿。 我拒绝了。 我夫君,是这世上最好的人。 纵有泼天富贵,我也不会离他而去。 可在当晚,被我夫君救下的那位公子醒来。 看见我后,他便将刀架在了我夫君脖子上,逼我与夫君和离。 要我顶替他表妹,嫁入东宫,为太子妃。 那公子说:「我乃陈郡谢氏嫡长子谢砚,若非我表妹死在此次屠城中,这般泼天的富贵,也轮不到你这村妇。」 我不肯。 他手上的刀,便嵌入我夫君的脖颈一分。 血渗出来,须臾便染红了我夫君的衣领。 我闭上眼,到底是同意了。 2 次日,谢砚便带我离开汴州。 他这一趟出行,本是送表妹姜婉入京,与太子成婚。 陈郡谢氏如今势微,已不比从前一呼百应的时候。 只能靠与皇家联姻,稳固谢氏一族的权势。 而谢砚之所以选中我顶替姜婉的身份,是因为我与她长得一模一样。 就连身形都相差不大。 只是我一介村妇,虽认得几个字,但到底比不得姜碗知书达理,通晓琴棋书画。 为了防止我露馅,进京途中,谢砚亲自教我琴棋书画。 我还算聪明。 待马车驶入京城的地界,我已能粗通琴棋书画,可以勉强糊弄一番外人。 谢砚很满意,但还是叮嘱我若是赴宴,少在人前显摆,以免引起旁人生疑。 他说:「京中贵女多,你如今的水平在她们面前,蒙混不过去。」 我低眉顺眼地应了。 可不等我去赴宴,在踏入谢家在京中的宅子第一天,我便吐了个昏天暗地。 原以为,我是水土不服。 请来大夫一看,却诊出我是喜脉,已经两月有余。 3 我十六岁嫁与夫君,两年里肚子始终没个音信。 村里的左邻右舍难免在背后嚼点舌根,说我是不下蛋的母鸡。 夫君怕我听了这些闲言碎语难过,一面对外宣称生不了孩子是他的问题,一面安抚我道:「咱们家中也没个皇位需要继承,孩子的事随缘就好。」 可我不愿随缘。 我想和夫君有个孩子。 为了能顺利有孕,我这两年看了大夫,也吃了许多补药。 ***也盼,夜也盼。 两年了,我终于盼来了这个孩子。 可我还来不及高兴,谢砚亲自端来一碗落胎药:「打了。」 我求他让我留下这个孩子:「后日皇后娘娘在宫中设宴,若我这时候打了孩子,如何怎么进宫见娘娘?」 谢砚道:「叛王又屠了一城,太子自请率兵追击叛王,如今已经出了京城。」 「皇后娘娘为太子祈福,进了皇寺,诵经念佛,直至太子平安归来。」 「你这个时候落胎,我只需对外宣称你初来京城,水土不服得静养,便能瞒天过海。」 说罢,他命仆妇按住我,亲自掰开我的嘴,毫不留情地将那碗落胎药,一滴不剩地灌进了我肚子里。 4 这个我盼了两年的孩子,最终还是没能保住。 我心中悲痛。 坐小月子期间,一度食难下咽。 看管我的仆妇把这事告知谢砚。 当晚,谢砚便来我屋里,伸手掐住我的脖颈,面无表情地道:「你若真要寻死,我便送你夫君和你黄泉之下相聚。」 谢砚是没有心的。 纵使我夫君对他有救命之恩,他也绝不会有一丝慈悲。 我的孩子已经没了。 不能再枉送我夫君的性命。 「没有,我没有要寻死。」我拼命摇头,拿手捶打谢砚。 他再掐我脖颈不放,我就真要气绝身亡了。 谢砚松了手,冷冷睨着我:「既不想死,为何绝食?」 我大口喘着气,眼泪呛了出来:「我只是吃不下,饭菜不合胃口。」 我喜辣。 可京城这边的饭菜,却偏清淡。 再加上痛失腹中孩子,心情沉郁,我实在吃不下。 我的话,也不知谢砚是不是真信了。 这日过后,后厨那边送来的饭菜,虽还是清淡,但总算合了胃口。 仆妇看到我肯进食,先是松了口气:「也不枉公子费尽心思替你寻个汴州的厨娘回来。」 随后又温柔劝我:「芙娘子啊,你就安心坐好小月子,千万别再想不开了。」 这仆妇,是谢砚的奶娘,姓王,样貌生得很和善。 谢宅上下,都尊称她一声王妈妈。 王妈妈伺候我小月子的期间,尽心尽力。 从未有过怠慢。 可我坐完小月子后,却再也没见过她。 伺候我的人,连带扫洒婆子,全都换成了一批新的。 这一批人,不像王妈妈那样叫我芙娘子。 她们见了我,会恭恭敬敬地行礼,唤我一声表姑娘。 我问谢砚,王妈妈去哪儿了。 谢砚罕见地笑了,唤了我一声表妹:「放心,这府中,以后除了我,再没有人知道你是阿芙了。」 我看不懂他的笑。 但我听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 为了权势,他连一手带大他的奶娘都杀。 谢砚这人,是真的没有心。 5 我彻底生了惧意。 琴棋书画,不必他监督,***夜练个不停。 仪容规矩,我也自觉学得勤快。 只是我到底出身乡野,把琴棋书画学得再精,却始终没学会嬷嬷口中的行不露脚笑不露齿的端庄优雅。 我的言行举止,是刻在骨子里的粗野。 哪怕身着华服穿金戴玉,都遮掩不掉。 偏偏这时,太子率兵将叛王***诛灭,叛王幼子逃走下落不明的消息传回了京城。 叛王***已清,便意味着太子即将回京,皇后也会从皇寺出来,于宫中设宴,为太子接风洗尘。 届时,我这位准太子妃,势必要进宫露面的。 为了赶在太子回京前学会京中贵女那套做派,我试过头顶花盆,脚踩银针。 痛得我龇牙咧嘴,眼泪直流,也还是收效甚微。 谢砚瞧着我做这一切,素来冷硬的面容竟难得露出一丝软和。 「罢了,刻在骨子里的东西,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改过来的。」 他语气温和,轻描淡写地用一句:「幸而我表妹是江州人,江州民风开放,举止无拘,也能说得过去。」便免了我每日去学仪容规矩。 不仅如此,他还命人替我裁制了几套骑装,亲自教我骑射之术。 贴身伺候我的婢女见了,皆艳羡道:「公子对表姑娘真好。」 他们不知道,谢砚教我骑射,是为了太子回京那日做准备的。 6 一个月后,太子如期归京。 皇后娘娘思子心切,与陛下一道亲至城门,迎接太子凯旋。 我作为准太子妃,本应也和谢砚一起去城门迎接太子。 谢砚说,我一介村妇,见识有限,纵使顶着姜婉的身份成了太子妃,也未必能俘获太子的心。 夫妻至亲至疏。 若想一辈子和太子相敬如宾得他爱重,有家世托底还不行,需得加上一份救命的恩情。 因此,谢砚安排了一批死士,假扮成叛王余孽,埋伏在城外三十里处刺杀太子。 而我,则提前一日被送去城外的护国寺。 借口是为太子殿下祈福,实则是等着谢砚安排的刺客将太子截杀至护国寺,我来上演一出舍命相救的戏码。 谢砚的计划天衣无缝。 一切都如他所期望的那般发展,太子一行被那一批死士杀得措手不及,果真逃进了护国寺。 听闻有刺客,护国寺中顿时乱成一团。 沙弥香客尖叫着四处奔逃。 眼看那刺客追着受伤的太子进了我住的禅院。 按计划,我本该奋不顾身扑上前,为太子挡下那致命一刀,再带太子从护国寺后门,骑马逃回京城。 偏偏这时候,我余光瞥见一抹青衫从院门踉跄跑来,口中焦急喊着:「阿芙——」 那身影,瞧着很是眼熟。 我正要细看,却见有死士一刀刺穿他的心口,将他拖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