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看着弹幕,脑袋一阵发懵。 原本听到歌词“唐宗宋祖”,自己心里还十分开心。 后世能将自己与唐太宗并称,看来还是很认可自己的功绩的。 毕竟自己可是开国之君呐! 天幕中那位立于画卷之上,气势威严的男子,应该就是后世心目中的唐太宗了。 可那个在一群白鹤之中,飞身而起的人是谁? 是朕吗? 为何后世心目中的朕,会是这个样子呐? 这还是其次,那弹幕中说什么我大宋是“赵宋小朝廷”,打不过辽,还向辽纳贡乞和?! 我赵氏子孙竟是些如此不成气的软骨头吗?! 想到此,赵匡胤便气不打一处来,将手边茶盏摔到地上。 刚巧赵谱前来觐见,赵匡胤便将气撒到了他的头上,大声向他喝道: “身为宰相,学问却不如其他文臣!” “回去多读些书吧!不然日后如何辅佐朕的子孙?!” “就是因为你们这些臣子不尽心,朕才有那些个不肖子孙!” 赵谱默默领受完圣怒后,一声不吭地退了下去。 走在回家的路上,赵谱边揣摩赵匡胤的话,边暗暗下决心道: “回去就将已经锁在书箱里的半部《论语》再拿出来,好好研读!” …… 大清。 康熙看到弹幕那句——“除了清末,就是赵宋最窝囊了!”——眉心突突跳个不停。 清末…… 大清最终还是亡了?! 不仅亡了,在后世眼中,还是华夏历史中最窝囊的时期! 赵宋历史朕当然了解,难道我大清最后也走上了纳贡乞和的道路?! 朕真的不敢想象! 朕8岁登基,14岁亲政,16岁制服鳌拜及其党羽拿回实权。 自此便殚精竭虑,没有一天敢懈怠,惟恐有负天下之所托。 即使是这样,也免不了大清最终灭亡的命运吗? 看来只靠朕一个人努力是不够的,接班人的培养,才是重中之重。 现在的皇太子,朕早就觉得其德性有缺。 之前朕还犹豫,废掉皇太子可能会引起朝中动荡。 但现在看来,选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才是最重要的! 一时的朝中动荡,有朕在,都不是问题! …… 节拍继续,曾毅的说唱也继续。 【打开一幅山河图!】 【千年渺沧海一粟!】 【打开一幅山河图!】 【兄弟姐妹跳起舞!】 【打开一幅山河图!】 【百鸟朝凤龙起舞!】 天幕画面中,从古至今,不同穿着的人,交替出现。 最后,画面里出现了满满当当许多人,上百不止,大约上千! 大家手中都举着小红旗,和着节拍一起摇动,场面震撼! 紧接着一阵加重加急敲响的鼓点中,华夏五千年山河文化历史片段,快速的闪现变幻。 最后,一只穿越时空飞跨而来的金凤,伴着一声鸣啼,临现天幕! 【看这山!】 【万壑千岩连一川又一川!】 【让这河!】 【星奔川鹜结一弯又一弯!】 【谱这图!】 【鸾回凤舞重峦高不可攀!】 【泼了墨!】 【墨饱笔酣润我锦绣河山!】 天幕中,先是显现出炎、黄二帝的巨型雕塑。 接着,又依次闪现夏、商、周、秦、汉、唐、宋的历史场景。 雾起雾散,画面再次清晰后,显现出黄河位于青藏高原上的源头。 画面又是一闪,无数于青史之中留下痕迹之人的姓名、言辞或作品,一齐汇聚成一条历史长河,渐飘渐远。 随后,这长河又倏然重新来到近前,待其中包含的无数画面再次放大时,却是一座座宏伟的都城。 所有都城的画面又重聚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千里江山图》。 明丽的青绿色彩突然活了过来,高铁和公路穿梭于画中山水之间。 古与今的交融! 弹幕涌动。 ——【被这剪辑惊麻了!越看越兴奋!】 ——【可不是嘛!本来要睡觉的,随手点开,看着听着,热血沸腾,现在完全不困了!二哈狗头.jpg】 ——【是个正经中国人都心潮澎湃啊!】 ——【看得热血沸腾,素材太牛了,这古今对比!】 …… 曾毅与玲花一同再次描摹华夏山河边界。 男声低磁有力,女声高亮豪迈! 【到最高点,日喀则!】 【矗立喜马拉雅巅!】 【到最东边,下大雪!】 【大雪飘在了漠河边!】 【到最西边,忆狼烟!】 【风在喀什转个圈!】 【到最南边,碧海天!】 【龙腾出海浪滔天!】 天幕中,依次出现了教员的身影; 李大钊带领工人同志们振臂高呼的场景; 高举“还我青岛”条幅的愤慨学生; 《新青年》报的刊名; 由工人、农民一起举起的镰刀、斧头交叉形成的图案,嵌在五角星中。 画面一转,冰天雪地之中,一队战士胸前扛着枪,展开一面红旗,正放声高歌; 荒凉的黄土地上,一辆辆急驰而来的铁家伙,带起一片沙尘,空中还盘旋着随护的直升飞机; 嘉兴南湖的红船,一闪而过,紧接着就是以辽宁舰为主体的北海舰队,航行在深蓝之中。 显然这些画面点燃了弹幕的激情。 ——【二十八年革命,两千万人牺牲!才换来这锦绣河山!】 ——【建国七十几年,白手起家,步履维艰!如今终于迎来这全新盛世!】 ——【诸位先贤,诸位前辈,不知这盛世可否如您所愿!】 ——【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吾辈当自强,守好这大好河山!】 ——【见山河悠悠,知前辈之不易!】 ——【我生活的得太幸福了!大哭.jpg】 …… 大明。 洪武年间。 朱元璋生气地一甩袖子,负手走回殿内,不想再看天幕。 愧咱还一直挂念这些后辈们。 夏、商、周、秦、汉、唐、宋,这几个朝代的名字都出现天幕中,却没有我大明! 之前还说那赵宋是最窝囊的朝代的呐! 难道我大明还不如一个叫夷狄掳走了皇帝、还纳贡称臣的赵宋?! 简直岂有此理! 但生气归生气,朱元璋还是忍不住地思索着。 弹幕中提到的“二十八年革命,两千万人牺牲”,又是怎么回事? 后世现在河清海宴,兵强将勇的,那些铁家伙们看上去也都不是好惹的。 根本看不出一丝能被欺负的痕迹啊! 算了,跟一群后生计较什么! 咱还是想多了解了解呐! 边这么想着,边又走出殿外,继续看向了天幕。 太子朱标,一直跟在朱元璋身后,走进大殿没多久便又跟着走出了大殿。 朱标不知道朱元璋心中的计较与变化,只当是父亲仰头看累了活动一下。
小说《人在现代,带各朝皇帝刷短视频》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