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雨下的婚礼完结+全文+后续(银杏雨下的婚礼完结+全文+后续)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苏念婉清 列表_笔趣阁(银杏雨下的婚礼...
|
第一章:饭盒里的泛黄照片深秋的午后,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 在铺满金黄银杏叶的小径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念搀扶着爷爷苏文渊,一步一步, 缓慢而坚定地走向街心公园那棵最大的银杏树。这条路,他们已经走了整整一年。 自从爷爷被确诊为阿兹海默症中期后,这就成了雷打不动的日常。“念念……慢点, 爷爷腿脚不利索了。”爷爷今天的精神似乎还不错,至少,他叫出了苏念的小名。
但这并不能让苏念放松多少,因为她知道,这种清醒如同昙花一现,可能下一秒, 爷爷又会用那种看陌生人的眼神望着她。“好,我们慢点。”苏念柔声应着, 手臂更稳地托住爷爷的肘弯。爷爷今年八十三了,岁月在他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但病魔更甚,它正一点点蚕食他宝贵的记忆,包括那些关于她,关于这个家, 关于他一生的印记。终于走到那张熟悉的长椅旁,爷爷小心翼翼地坐下, 然后将一直紧紧抱在怀里的那个老式铝制饭盒放在膝上,双手覆在上面, 像是守护着举世无双的珍宝。“等……等她来了,这个给她吃。她最爱吃糖醋排骨了, 我特意多放了糖。”爷爷喃喃自语,浑浊的眼睛望向小径的尽头, 目光里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期待。苏念心里一酸。奶奶去世十年了,奶奶生前口味清淡, 最不爱吃甜腻的糖醋排骨。这个“她”,是谁?一年来, 爷爷每天都会抱着这个饭盒来这里“等待”,嘴里念叨着同一个名字。起初, 苏念以为爷爷只是记忆混乱,把奶奶的喜好记错了。但时间久了,她渐渐觉得不对劲。 爷爷等待时的那种专注,那种带着怯怯期盼的神情,不像是对相伴一生的老伴, 倒像是……像是情窦初开的少年,等待心上人的赴约。“爷爷,您等的是谁啊? ”苏念试探着问,虽然知道答案很可能在下一秒就被遗忘。爷爷转过头, 茫然地看了苏念几秒,眼神逐渐聚焦,又涣散:“你……你是哪位啊?长得挺面善。 我在等婉清,说好了,今天在银杏树下见。你看,叶子都快黄透了,她再不来,就要落了。 ”又是“婉清”。苏念在心里叹了口气。这个名字,如同一个幽灵,在这一年里, 反复出现在爷爷颠三倒四的话语里。她查过家里的老相册,问过有限的几位远亲, 没有人知道“婉清”是谁。她仿佛是爷爷错乱记忆里一个虚构的幻影。 今天爷爷的“清醒”似乎格外短暂。他不再理会苏念,只是抱着饭盒,固执地望着路口。 一阵秋风吹过,金黄的银杏叶簌簌落下,如同一场寂静的雨。爷爷打了个寒颤。 苏念怕他着凉,轻声劝道:“爷爷,起风了,我们回去吧。明天再等,好不好? ”爷爷摇摇头,抱紧饭盒:“不行,婉清会找不到我的。她胆子小,怕生。”苏念无奈, 只好陪着他继续等。夕阳西斜,将爷孙俩的身影拉得长长的。饭盒里的糖醋排骨,早已凉透。 爷爷眼中的光,也随着日落一点点黯淡下去。“她今天……大概有事耽搁了。 ”爷爷的声音里带着浓浓的失望和疲惫,“明天,明天她一定会来的。”最终, 苏念几乎是半哄半劝,才将爷爷从长椅上扶起来。往回走的路上, 爷爷的脚步明显蹒跚了许多,大部分重量都靠在了苏念身上。在一个小台阶前, 爷爷脚下一个踉跄,怀里的饭盒脱手飞出,“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哎哟,我的饭盒! ”爷爷惊呼,像个孩子一样着急。苏念连忙捡起来,检查了一下, 饭盒边缘磕碰出了一点凹痕,但无大碍。“爷爷,没事,饭盒好好的。”她打开饭盒盖, 想看看里面的饭菜有没有洒出来。一层是白米饭, 一层是几乎没动过的、颜色变得深沉的糖醋排骨。就在她准备合上盖子时, 手指无意间触碰到饭盒内部的边缘,感觉有点异样。这个老式饭盒是双层隔热的, 中间似乎有个非常隐蔽的夹层。苏念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她看了一眼爷爷, 爷爷正心疼地抚摸着饭盒上的凹痕,并未注意她的动作。鬼使神差地, 苏念用指甲小心翼翼地***夹层的边缘。经过多年使用,那缝隙似乎有些松动。终于, “咔哒”一声轻响,一个薄薄的、几乎看不见的塑料夹片被她取了下来。夹层里, 静静地躺着一封折叠得整整齐齐的信笺。信纸已经泛黄发脆,边缘有着细密的折痕, 显然年代久远。苏念的手有些颤抖。她深吸一口气,展开了信笺。上面的字迹是爷爷的, 苍劲有力,是生病前的那种笔迹。但内容, 却让苏念瞬间如遭雷击:“婉清:若你看到这封信,说明我已忘了世界,但没忘爱你。 ——文渊”没有日期,没有地址。只有这短短两行字,却像一把重锤, 狠狠砸在苏念的心上。忘了世界,但没忘爱你。爷爷每天抱着这个饭盒, 不是在等待一个记忆的幻影。他是在用他逐渐被迷雾笼罩的灵魂, 守护着一段深埋心底、至死不渝的感情。而这个叫“婉清”的女人,竟然真实存在过? 苏念猛地抬头,看向身旁眼神茫然的爷爷。 夕阳的余晖给他苍老的面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他依旧小心翼翼地抱着那个饭盒, 仿佛抱着整个生命的意义。这一刻,苏念意识到,关于爷爷的过去,她所知道的, 或许只是冰山一角。而一段被时光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故事,正随着这封意外的情书, 悄然露出了它的一角。第二章:跨越六十年的日记(上)那封简短却重若千钧的“情书”, 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念心中巨大的疑团。婉清是谁?她和爷爷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过往? 爷爷为什么写了信却不寄出?奶奶知道这个婉清的存在吗?无数个问题在她脑中盘旋, 让她坐立难安。她决定,要从爷爷那些日渐模糊的记忆碎片和老物件中,拼凑出真相。 爷爷发病后,父亲便将爷爷居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整理过, 大部分有纪念意义的旧物都打包收在了储物间, 只将一些日常用品和爷爷特别珍视的几件物品带到了现在和苏念同住的公寓。那个饭盒, 显然是爷爷珍视之物之首。趁着爷爷午睡,苏念走进了爷爷的房间。 房间整洁却弥漫着一股老人和药片混合的特殊气息。爷爷的床头柜上, 放着一个褪色的红木盒子,那是奶奶的嫁妆盒,爷爷一直留着。苏念轻轻打开, 里面是一些老照片、几枚褪色的奖章,还有一本更显古旧的牛皮封面笔记本。 苏念的心跳加速了。她小心翼翼地拿出那本笔记本。封皮已经磨损,边角卷起, 但保存得还算完好。她深吸一口气,翻开了第一页。扉页上, 是爷爷年轻时潇洒的笔迹:“苏文渊日记,一九六二,春。”一九六二年! 那是整整六十年前了。苏念压抑住激动的心情,一页页往下翻。日记并不是每天都记, 断断续续,记录着那个年代特有的生活轨迹、工作感想,偶尔也有一些年轻的心事。 翻到一九六三年夏天的一页,一个名字跃入眼帘:“今日厂里组织联谊舞会, 识得一中学校师,名林婉清。人如其名,婉约清丽,一笑,颊边有浅涡。与之共舞一曲, 心跳如鼓,恐失态,惹人笑话。”字里行间,是一个年轻男子初遇心仪之人时的羞涩与悸动。 苏念仿佛能看到,六十年前,那个穿着白衬衫、蓝裤子的青年爷爷,在热闹的舞会上, 红着脸向那位叫林婉清的姑娘发出邀请的场景。接下来的几页, 开始频繁出现“婉清”的名字。“与婉清湖畔散步,谈及理想,她愿桃李满天下,其志可嘉。 月色甚美,伊人更美。”“送婉清回家,至其家门外巷口,遇其父,神色严峻,匆匆别过, 心甚不安。”“读婉清推荐之《普希金诗选》,‘在你孤独、悲伤的日子, 请你悄悄地念一念我的名字’。甚合我心。”日记里的感情是那样真挚而热烈, 充满了那个年代特有的含蓄与浪漫。爷爷的笔触,从最初的欣赏,渐渐变得深情。 苏念看得入神,完全沉浸在了那段美好的时光里。然而,好景不长。 日记的记录在一九**年的秋天,变得沉重起来。“形势日紧, 婉清家世背景遭人诟病(其父有海外关系)。组织谈话,暗示我应‘划清界限’。心如刀割, 如何能割?婉清近日,眉间常锁愁云,见之心痛。”“婉清之父被带走调查,家中惶惶。 我欲助,却人微言轻,且自身亦受压力。苦闷至极。”“今日与婉清相见,她瘦了许多, 言其家欲迁离此地,避祸远方。问我可愿同往?我……我迟疑了。家有老母需奉养, 工作亦难舍弃。见她眼中光熄灭,我心如死灰。文渊,你懦弱!”这一页的字迹,明显凌乱, 甚至有几处被水滴晕开的痕迹,是泪水吗?苏念能感受到爷爷当年那份极致的痛苦与挣扎。 在时代的大潮和个人情感的夹缝中,年轻的苏文渊选择了现实,却也永远地失去了他的爱人。 之后的日记,中断了很长一段时间。再次续上, 已是一九六五年冬:“闻婉清一家已迁往南方,杳无音信。今日见银杏叶落尽, 恍如去年与她同游之时。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母亲病重,盼我成家。 经人介绍,识得秀娟(苏念奶奶的名字)。秀娟为人贤淑,性子温和。也罢,人生在世, 不如意者十之***。或许,这便是我的命。”日记到这里,关于林婉清的记载, 似乎戛然而止。苏念合上日记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她终于明白了“婉清”是谁——她是爷爷的初恋,是一段被时代和命运强行割裂的深情。 所以,爷爷和奶奶的结合,并非出于爱情,更多是出于责任和现实的考量?那奶奶她知道吗? 爷爷这些年,一直将这份感情深埋心底,那封未寄出的信,是他一生都无法释怀的遗憾吗? 苏念走到爷爷床边,看着爷爷熟睡中依然紧锁的眉头,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对爷爷那段无疾而终感情的唏嘘,也有对奶奶的一丝心疼。但更多的, 是一种难以言喻的伤感。六十年的时光,足以改变一切, 却没能磨灭爷爷心底最初的那份爱恋。可是,故事似乎并没有结束。 爷爷是在奶奶去世后才开始每天去银杏树下等待的。奶奶临终前,又发生了什么? 爷爷后来去找过婉清奶奶吗?那封写好的信,为什么最终没有寄出去?谜团, 似乎只解开了一半。苏念知道,在爷爷那些更加支离破碎的呓语和更多的老物件里, 还藏着故事的后半段。第三章:跨越六十年的日记(下)接下来的几天, 苏念更加留意爷爷的言行。尤其是在他精神恍惚,分不清今夕何夕的时候, 那些深埋的记忆碎片,往往会不受控制地涌现。“错了……都错了……”一天傍晚, 爷爷看着窗外,忽然喃喃自语,“秀娟,我对不起你,也对不起她……”秀娟是奶奶的名字。 苏念心中一动,轻轻坐到爷爷身边:“爷爷,什么错了?”爷爷眼神空洞,仿佛透过窗户, 看到了遥远的过去:“那时候……要是勇敢一点……就好了。 婉清……她该多怕啊……”“爷爷,您后来,去找过婉清奶奶吗?”苏念试探着问。 爷爷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极细微的波动,像是投入湖面的石子泛起的涟漪, 但很快又恢复了茫然:“找? 政策好了……**了……我托人……南方……好几个城市……都没有……”苏念耐心地听着, 从这些碎片中,她大致拼凑出:在改革开放后,社会环境宽松了, 爷爷曾试图寻找林婉清的下落,但时隔多年,人海茫茫,谈何容易。 “后来……后来有了点线索……”爷爷的声音忽然低了下去,带着一种深深的疲惫和遗憾, “可是……秀娟病了……”苏念记起来,奶奶是在十年前因癌症去世的,从发现到离世, 大概有一年多的时间。看来,爷爷是在奶奶病重期间,得到了关于林婉清的消息。 爷爷不再说话,只是呆呆地望着窗外。苏念知道,今天的“清醒”时间又结束了。 她帮爷爷掖好被角,心中却无法平静。爷爷在奶奶病重时得到初恋的消息,这对他而言, 是何等残酷的煎熬。她再次打开了那个红木盒子,仔细翻看里面的其他物品。在盒子最底层, 用一块柔软的红色绒布包着一样东西。苏念打开一看,是一块成色很好的翡翠玉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