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摆摊开始,我在古代卖名著(宋知有张倾词)最新推荐_最新推荐从摆摊开始,我在古代卖名著(宋知有张倾词)
|
今日调研发现百姓们最爱志怪传奇与才子佳人。 所以《聊斋志异》是最适合试水的书籍了。 宋知有心里有了成算,可是当她看到《聊斋志异》的价格之后,计划被打乱了。 《聊斋》一本竟要二十五两!她现在身上的银子只有二两多,根本买不起! 正当她灰心之时,突然看到书本旁边有提示。
宋知有认真一看。 上面写着可购买单回目和短篇。 她转念一想:聊斋里头每个单拎出来不就是个新的故事吗? 而系统提供的《聊斋》里头一共收录了494篇故事,是朱其铠收录的《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居然一共有一百二十万字!难怪全部需要二十两银子。 竟比四大名著都要贵! 好在它的故事可以单独买,否则她现在还真买不起。 可是这么多故事里,她选择哪一个故事呢? 她回顾了一下之前看过的影视。 似乎印象最深的是《聂小倩篇》。 这可真是电视剧和电影双开花,都拍烂了的故事,在现代很多人喜欢看,古人应该也会喜欢! 宋知有越想越觉得可行。 于是她从书的目录里找到《聂小倩篇》,发现一个单篇需要支付一百文。 这单篇倒是便宜。 她点击了购买。 确认后的一瞬,她倏然感觉自己挂在腰间的钱袋空了一点。 睁开眼睛一看,她的腿上赫然出现了一册书本。 她拿起来,看了一眼,确认这是真的。 因为买的是新注版的,已经将其翻译成更为浅显易懂的古文。 她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越发有自信能收到欢迎。 到时候手里有钱了,再多买几篇。 她想好计划,立刻躺在床上,将手里的书册压到枕头底下。 第二日一早她去书肆买了笔墨纸砚。 目前没有什么人手,她问过抄书的价格,抄书价格按册、卷、部来算。 一册10-20文,一卷20-50文,如果要誊录工整楷书,价格就会涨至80-100文。 相应的,一部抄书下来,需2-3两银子。 所以她决定自己手抄。 好在她还继承了原主的记忆,写的字不至于太难看,这也是那***去市署登籍时发现的。 她买了笔墨纸砚,还是买的最劣质的一共花了她二两。 实在是肉疼。 笔墨纸砚之中她花的最大头应该是纸张。 普通麻纸每张五文、竹纸每张十文、澄心堂纸每张三十文。 不用想了,贫穷的宋知有买的是最便宜的普通麻纸了。 现在刨去她这些固定大头的开支加上几日吃饭的费用,只剩下三百八十文的铜钱吃饭用了。 宋知有压力可想而知是有多大。 她叹了一口气,开始了在破旧小屋抄书的日常。 不过她没钱买煤油灯,所以只能白天抄,晚上休息。 而一册有二十张,她准备先抄个三十册。 启用饥饿营销法:每日仅售十册! 她一天就能抄十册,所以三十册就花了三天。 抄完书册的第二***跑去清河坊查找合适的摆摊位置。 但好位置早就被人抢先了,她只能摆在稍微后面一点的位置。 实地考察完,她就把东西拿到街市上。 和这些商贩一起,在听到市鼓的敲击声之后,开始摆摊。 她将灰扑扑的布铺在地上,把书本摆放好。 这时候旁边一位买首饰的妇人瞅了她和她的摊位一眼。 毕竟宋知有第一次来这里,是个生面孔,所以这位妇女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 “小娘子,你这书卖的都是同一本?” 宋知有本着友好的态度点了点头,“对。” “这可能不太能卖的出去,你看看其他卖书的摊位,卖的书那是千奇百怪,种类繁多,你这卖的太单一了,别人可能看一眼就不感兴趣了。” 宋知有听出妇人的好意。 可她也真不好解释,难道直说她是因为没钱买不了系统里的其他书,她摆摊卖的书册还是单回目? 宋知有有苦说不出,只能故作高深的说,“我的书只卖给欣赏它的人,而且每日仅售十本!” “啊?十本?小姑娘你看不远处那家书贩子,最差的一日都能卖十五本,就这样都难以养活全家。” 宋知有调研过,当然知道这些摆摊的书贩子卖的都是孤本和二手书。 如果他们不卖这些奇书怪书,那就没人愿意花钱在他们摊位前驻留。 毕竟顾客真要买那些常规的书籍,何不去书肆买,用现代化怎么说呢——正规又有保障。 况且书贩子价格如何能卷的过书肆。 而他们入的这些孤本和奇书,花费的银钱也不菲,还不一定能卖出去,至于二手书…… 都是二手书了,价格自然不可能卖的高,其中可牟利的赢钱也少。 宋知有可与他们不一样,她有新书的途径——万界文库系统,价格又公道,她粗略算过了,一册书的成本为一百文,就算算上笔墨,成本也就一百二十文。 她一本卖二百文,净赚八十文! 市面上的书册都是卖到两百到三百文不等。 她这只是市场价! 只能说卖书还是太赚了! “多谢婶子关心,我相信我能等到有缘人。” 妇人觉得这个长的清秀漂亮的小姑娘疯了,哪有人这样做生意的,早晚做不下去。 言至于此,妇人不再劝。 果真,如妇人所说,走到她摊位前的客人只是瞄了一眼便不感兴趣的挪开了视线。 第一次摆摊,宋知有一本都没卖出去。 第二次她不信邪,于是大着胆子学着这些商贩开始叫喊。 没想到还是有些作用的。 倒是有几个人在摊位前驻足。 “《聊斋志异之聂小倩》?” 有人来问,宋知有露出一张笑脸。 “这可是蒲松龄先生的巨作啊,他累计数十年收集民间故事而撰写的,终其一生才打磨出《聊斋志异》这本巨作,而《聂小倩》篇则是其中一个故事,要不是我与这位先生关系不错,恐是众人都看不到此书!而我便是受他所托寻找其有缘之人,故此一日仅卖十本,您错过这个村可没这个店喽!” 不得不说,人被逼到一种绝境,连忽悠人的话都能信手拈来。 “蒲松龄是何人?没听说过啊?” 这位客人拿起书本一看,又放了回去。 “您买一本回去看看,保管看了还想看!” “算了,太贵了。” 说完这位客人拂一拂衣袖,转身离开了。 任由宋知有在身后怎么喊他都不回头。 而这位客人刚离开没多久就与友人相聚。 “张兄,你方才在那摊位上可看中了什么?怎么停留如此久?” “本以为能寻到好书,没想到凑近一瞧平平无奇,而且还是不知名且不入流之人写的书,听都没听过,能是什么巨作,那小姑娘还想框人,根本不值得那个价钱。” 他们尚未走远,话飘到宋知有耳朵里,肺都要气炸了! 一群不识货的,这可是蒲松龄先生写的书,要不是为了给第一次铺个经验,她觉得定二百文都少了。 怎不值这个价了! 旁边的妇人看着她卖力了一整天都没开张,于是又打击她道,“小娘子,我说了不行吧,你偏不信,本来能走到这里头的人就不多,我劝你还是卖点别的。” 如果是一次两次,宋知有会觉得对方好心,可每次客人从她摊位一离开,她说这些话可就是风凉话了。 宋知有不想理会她照旧喊人拉客。 那妇人见宋知有不理她,她只能灰溜溜的收回话。 而宋知有喊了一日,嗓子都喊哑了,一本书都卖不出去…… 她知道不能这样下去了,如果真要这样卖,恐怕一个月都卖不出去一本。 得改变一下策略。 她回忆了一下现代宣传手段,要吸引人眼球自然要夸张! 她脑子一拍,终于有了主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