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李治,你咋和媚娘抱一起?全文小说苏浩李世民目录
|
第2章 锵! 李世民一个没忍住,拔出天子剑就要砍了苏浩。 “放肆!朕砍了你这神棍!” 苏浩早有准备,向后一闪,轻巧避开。
“李二兄弟,冷静!” “刀剑无眼,你我有情,你就真舍得杀了我?” 李世民被气笑了。 他收起天子剑,笑骂道:“有什么舍不得的?有时候朕真恨不得把你削成棍子!” “还不赶紧和朕说说,朕到底是个怎么样的皇帝?” “就算......就算朕求你!” 李世民憋了半天,从牙缝儿里挤出一个“求”字。 苏浩有些意外,没想到李世民真的能求自己。 “用后世大文豪的一句话来形容吧。” “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也就是说,唐太宗李世民能文能武,高出前代的所有帝王。在尧舜禹之后,没有人能比过李世民。” 如此高的评价,让李世民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好!朕心甚慰啊!” “能比肩尧舜禹,这是古往今来多少帝王梦寐以求的!” 见李世民如此高兴,有关玄武门之变的话题,苏浩又咽回肚子里。 苏浩暗暗想到,先让他高兴一阵再说吧。 “等等!你说朕是太宗,应该是庙号。” “朕的谥号是什么?” 李世民兴奋之余,敏锐的抓住自己所关心的问题。 谥号对一个帝王来说是很重要的。 这关乎到后人对自己的评价。 比如杨广,庙号世祖,追谥炀皇帝。 好内怠政曰炀,逆天虐民曰炀,肆行劳神曰炀。 一个“炀”字,足以概括杨广的生平。 “文皇帝。”苏浩回答道。 “文吗?” “也还算不错。” 李世民摸着下巴,两道剑眉微蹙,显然对自己的谥号不太满意。 苏浩勾住李世民的肩膀,贱兮兮的笑着:“李二兄弟,你是不是想要个武字?” 心事被戳破,李世民血压再次飙升。 “就你这个神棍话多!” 李世民很是郁闷。 “朕一直自诩马上天子,自认不比刘秀、刘裕甚至是拓跋焘差。” “这几位可都是武皇帝,怎么偏偏朕是文皇帝?” “难道朕的军功比他们几位差吗?” 李世民语气酸溜溜的,显然是很不服气。 文、武在谥号中是美谥。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 刚强直理曰武,威强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 当然,以唐太宗的文治武功。 无论是文还是武,都配得上唐太宗的功绩。 苏浩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李二兄弟,你也不用嫉妒他们。” “你之所以为文皇帝,不是因为你的军功不够,也不是因为你没有开疆拓土。” “最重要的是你......” 没等苏浩继续说,心腹太监张阿难从殿外走进来,打断了苏浩。 “启禀陛下,赵国公与蔡国公二人求见。” 李世民微微皱眉,正听到了紧要关节,却被人打扰,不免感觉有些扫兴。 可眼下突厥人陈兵长安城外,即便心痒难耐,也不敢耽搁国事。 他朝着苏浩挥挥手:“苏浩,你先去殿外等朕。” “我与长孙、杜如晦二人商议完,你再回来给朕接着讲。” 苏浩拜别李世民,朝着殿外走去。 走到殿外的时候,正巧碰上了长孙无忌与杜如晦二人。 长孙无忌与杜如晦对视一眼,都用古怪的眼神看着苏浩。 苏浩也不回避,朝着二人礼貌的笑了笑。 “这人是谁?怎么从未见过?” 长孙无忌边走边问张阿难。 张阿难回答道:“此人名叫苏浩,不知从何而来,陛下唤他为神棍。” “这几日留宿宫中,与陛下关系颇为亲近。” 长孙无忌眼皮猛地一跳。 他忍不住驻足回头看去。 只见苏浩坐在小太监搬来的椅子上,有伞盖遮阳,喝着茶水,吃着御用糕点,好不逍遥快活。 “眼下多事之秋,让一个来历不明的神棍留宿宫中成何体统?” “陛下的安危,岂可弃之不顾?” 长孙无忌语气严厉的责怪张阿难。 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被苏浩听的一清二楚。 张阿难苦笑:“长孙大人,咱家劝过,可陛下喜欢得紧。” “您是了解陛下的,他决定的事情,没有人能改变。” 长孙无忌眉头皱的更深,若有所思的看了苏浩一眼,便走进两仪殿。 没多久的功夫,殿外的苏浩就听到殿内传来李世民的咆哮声。 “混账!尔休要恶言中伤!” “苏浩是朕的朋友,他要是想害朕,朕还会好好的坐在这里吗?” 苏浩撇撇嘴,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一定是长孙无忌那个老**说自己坏话了。 自己一不求官,二不求财,坦坦荡荡,也无所畏惧。 咆哮声过后,李世民的怒吼再次传来。 “此事也容后再议!” “厚葬他们,岂不是告诉世人,他们是被冤杀的?” “好了,若不是突厥人的事情,你们就先退下吧!” 片刻功夫后,长孙无忌和杜如晦二人灰溜溜的从两仪殿中走了出来。 路过苏浩身边时,苏浩还满脸笑容的朝着长孙无忌招了招手。 “长孙大人,可不兴暗箭伤人,暗箭用多了,可就变成真贱了!” 自己连皇帝都不惯着。 哪儿能忍长孙无忌背后捅刀子? 长孙无忌脸色瞬间阴沉,胸口发闷,险些一口老血喷出来。 反倒是一旁,长相**,身材干瘦的杜如晦露出笑容。 “苏先生,陛下他身系大唐,肩负天下。” “长孙大人也是为了陛下安危考虑,还请苏先生见谅。” 杜如晦是个聪明人。 能被李世民当做朋友,又能留宿宫廷的人,分量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要比秦王旧部还高! 杜如晦走到苏浩面前,笑道:“苏先生,我二人建议陛下厚葬建成太子与齐王,可陛下还没想通。” “此事关乎陛下声望、名誉。” “苏先生有机会,要好好劝劝陛下才是。” 苏浩耸了耸肩膀:“我尽量吧,他应该会听。” 按照历史的走向,李世民最终还是选择厚葬隐太子与齐王。 只是说服他的过程,似乎并不容易。 杜如晦拱了拱手,客客气气的说道:“有劳了。” 此时,张阿难走过来,恭敬道:“苏先生,陛下请您进去呢。” 苏浩重新走进两仪殿,刚一进门就被李世民迫不及待的抓住手腕。 “神棍,刚才你说,我与刘秀、刘裕还有拓跋焘的区别在哪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