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文大明:开局献祭朱元璋,我登基成帝最新章节列表_完结文大明:开局献祭朱元璋,我登基成帝全文免费阅读(朱允炆马恩慧)
“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这是朱元璋遗诏中的一句话。 简单点来说便是,我朱元璋死了,你们这些儿子,在外面好好待着,别回京师奔丧。 在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很认真的执行了这一条。 嗯,适用人只有一个,那便是朱棣。 至于其他的叔叔,都哭着进了京师。 朱允炆这种差别对待,自然是忌惮朱棣的表现,虽然拿着遗诏当了令箭,但却办得不光彩。 一件事,要么一视同仁,都不让来,要么都来。 来一堆,拦一个,这算什么? “皇上,此时召燕王入京,岂不是与前令矛盾,朝令夕改,于皇上天威有损啊……” 黄子澄连忙劝告。 朱允炆叹息道:“前令发出之时,其他诸王尚未入京,如今其他诸王皆在京师,只少燕王,世人如何评说?再者,我朝主张仁孝之治,燕王乃是太祖四子,朕的四叔,如何不入京师?” “燕王一旦入京,恐有祸乱。” 齐泰也不安地说道。 朱允炆看着两人,笑道:“有何祸乱?” 齐泰面色凝重地说道:“燕王曾率大军征战沙漠,在军中威望极高。加之其与五军都督府的勋贵关系密切,若是任由其待在京师,走动过多,恐会笼络人心。” 朱允炆淡然一笑,摆手道:“笼络人心?呵呵,也好,朕可以看看帝国勋贵到底是站在朱棣一边,还是站在朕这一边。就这么定了,传旨吧。” 齐泰与黄子澄只好跪拜离开。 中军都督府。 面如冠玉,英姿非凡的魏国公徐辉祖并没有休息,而是在审阅着一批文书,作为开国第一名将徐达的儿子,徐辉祖不仅继承了徐达的智慧,还继承了徐达的勇猛。 朱元璋很器重徐辉祖,将中军都督府交付给他执掌。 年仅三十,位列武官勋贵之首! 徐辉祖将手中的文书放了下来,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微微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看来,皇上要有大动作了。” 齐泰、黄子澄不断进言削藩,皇上几次过问边防事宜,话里话外,皆是如何剪除塞王。 刀已经举了起来,就看什么时候砍下去,砍向哪里了。 对于削藩之事,徐辉祖并不完全认同,虽然削藩有利国本,强干弱枝,但京师毕竟在南面,北面的辽阔疆土,总需要一批人把守,威慑北元。 “帝王心,只问忠,不问能。” 徐辉祖站了起来,双手有些无力。 没错,自己是武勋第一人,可并不是朱允炆的心腹,他的心腹,是岐阳王李文忠的儿子——曹国公李景隆! 徐辉祖深知李景隆,此人除了眉目疏秀、顾盼伟然、雍容华贵、皮囊出色外,实在找不出半点出挑之处。 可就是这种窝囊废,胸中无有一策,却把持着左军都督府。 谁让人家是心腹。 比不上。 徐辉祖看着窗外电闪雷鸣,感觉一阵阵的压抑。 突然之间,有人传报:“府事大人,皇上传了旨意,召燕王入京。” 徐辉祖陡然一惊,连忙询问传递消息的人可出发,得到肯定之后,徐辉祖脸色微微一变,不知道皇上此番是试探,还是鸿门宴。 “舅舅。” 一声喊声,惊醒了思索之中的徐辉祖。 徐辉祖转过身,看着依次入屋的三个外甥。 为首的朱高炽虽然长相富态憨厚,腿脚不利索,但在其臃肿不华的皮囊之下,隐藏着一颗坚韧不拔,仁善的心。 朱高煦很像朱棣,英武不凡,骁勇善战,只是此人看似和善,心思实多,不是一个甘心久屈人下的主。 |